第(2/3)页 协议签定前一个星期,“德意志号”战列舰访问了英国,名义上,这是友好访问,但实际上却是一次间谍刺探活动。汉娜当时就寄灵在船上,借着“友好”访问之机,“德意志”号战列舰贴近了一堆英国的战列舰,将他们的舰体结构,装甲布局、主炮结构等各方面数据详细地“扫描”下来。当时英国的海军为了给德国人一个下马威,主动地将一票的战列舰外加两艘航母共计十二艘全部拉到德意志号周围进行“围观示威”,送菜一般地将情报全部送到了德国人面前。尽管汉娜拥有后世弄来的资料,但毕竟不是太齐全,现场“看”一圈更可补足其中的缺陷。 不过汉娜此行真正想搜集的,却是英国航空母舰的结构布局资料。德国缺少航母的设计经验,参考英国航母的布局和设计思路是最快捷的办法。 早在1932年,希特勒上台后,汉娜和兴登堡、雷德尔见面后的一个星期,德国海军部分请开始了下一代,四万吨级新式战舰的秘密设计工作。 对,就是四万吨,知道了未来的历史走向后。无论是希特勒还是雷德尔,都是一脚将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设定预案直接踢到大西洋里去了,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突破《凡尔赛条约》和英国人搞出来的条约舰的限制,直接按自己想要的方式设计新式战舰。 但是有一个问题在当时摆在了德国人面前,那就是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海军建设造成的巨大伤害。在《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下,德国海军大型军舰设计被严厉禁止,旧有的设计团队被强行解散,整整十五年再没有任何大型战舰的设计经验。历史上卑斯麦号,所以会被“德黑”们嘲笑为“最强的一战战列舰”,也是这个原因。当时的第三帝国短时间内根本拿不出新的设计方案。只能将一战时设计的拜仁级战列舰的设计图拿出来。在此基础上放大,修修补补,最后整出身上带着浓重“一战日德兰”痕迹的二战战列舰。 而这个位面,德国的这个问题同样存在。幸运的是。身为舰魂的汉娜。在穿越前大量收集了二战各海军强国战舰的设计方案。尤其是二战后才建成的英国前卫级战舰舰的设计草图。 前卫号战列舰是英国设计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针对前一代的英王乔治五世级适航性能不足的缺陷,前卫号优化了舰型设计,提高舰艏干舷。使航海性能十分优良,并改进水密隔舱结构的设计,在二战所有的战列舰中,前卫号的设计是最适合大西洋恶劣的作战环境,其设计思路对德国海军来说极具参考价值。 汉娜虽然拿不出完整的“完美战列舰”设计图纸,却可以拿出后世无数战列舰烧友yy、架空、讨论造出来的“完美战列舰”的设计思路。那些战列舰烧友中,其中不乏专业的船舶设计师,许多人架空设计的“完美战列舰”思路更是极具参考价值。 身为舰魂的汉娜吸收了这些人的思路后,她自己就亲下场,画出了德国新一代战列舰的设计草图,决定了其防雷设计、装甲分配、火力布局,船型设计等诸多指标的展方向。在确定了大方向后,细节部分则交由被秘密组织起来军舰设计师们进行建设。 虽然德国人在1932年九月就开始了新式战舰的设计,但毕竟前面欠债太多,又缺少四万吨级战列舰的设计经验,尽管有汉娜帮忙确定大方向,但新式战舰的设计图纸,一直拖到1934年三月都无法确定下来。汉娜最后还是通过与意大利人的秘密合作,打着“替苏联设计新式战舰”的幌子,请来意大利的设计师帮忙辅助,才在当年年底完成了设计图纸。 其实以汉娜的金属塑造能力,就算战舰设计图纸有缺陷不足,要修复也并不难。但是为了德国的设计团队能尽早地成熟,她还是赶鸭上架地逼他们在自己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培养经验补上十五年的欠债。花了大价钱请意大利人的合作,更多的是想借此吸收意大利人的在军舰设计上的长处。 虽然新一代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设计图纸难产了两年多才完成,但制造该舰各种准备工作,如大型船坞,巨型龙门吊,五万吨的碾压机、钆钢机,早已提前准备完毕。当英、德两国还在就“英德海军条约”进行谈判的时候,德国的钢铁厂就已经开始制造军舰龙骨的钢材。 1935年二月十七日,英德海军条约签定后第三天,沙恩霍斯特号的第一根龙骨就在基尔港内铺下。而这一天,从英国返回的德意志号战列舰借口“维护,也停进入了修建“沙恩霍斯特”战列舰干船坞旁。 “沙恩霍斯特”战列舰龙骨铺设的过程非常地迅,他的第一龙骨是与众不同,汉娜的寄灵核心,德意志号战列舰的船艏像被拆下来,摆放在龙骨钢材上,然后二者融为一体。 第(2/3)页